【房屋赠与和赠予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混淆“赠与”和“赠予”这两个词,尤其是在涉及房产时。虽然它们在口语中常被混用,但在法律上,“赠与”和“赠予”是有区别的。本文将从法律定义、法律效力、程序要求等方面对“房屋赠与”和“赠予”进行对比总结。
一、基本概念
| 项目 | 赠与 | 赠予 |
| 法律定义 | 指一方(赠与人)自愿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另一方(受赠人)。 | 通常为“赠与”的同义词,但在某些场合下可能指更正式的赠与行为。 |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 | 同“赠与”,无独立法律定义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日常生活或非正式场合 | 更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 |
二、法律效力
| 项目 | 赠与 | 赠予 |
| 是否需要书面协议 | 需要,尤其是涉及不动产时 | 同“赠与”,建议签订书面协议 |
| 是否需要公证 | 不强制,但建议公证以保障权益 | 同“赠与”,建议公证 |
| 是否可以撤销 | 在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可撤销;转移后一般不可撤销 | 同“赠与”,但若已办理过户手续,一般不可撤销 |
三、房屋赠与流程
1. 签订赠与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 办理公证:如需,可到公证处办理赠与公证。
3. 缴纳税费:根据当地政策,可能需缴纳契税、个税等。
4. 办理过户登记:携带相关材料到房管局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四、常见误区
- 赠与 = 赠予:虽然两者意思相近,但在法律文件中应使用“赠与”。
- 口头赠与有效:口头赠与在法律上不具有完全效力,尤其在房产交易中必须书面形式。
- 赠与后不能反悔:赠与人在财产权利未转移前可撤销赠与,但一旦完成过户,通常无法反悔。
五、总结
| 对比项 | 赠与 | 赠予 |
| 法律含义 | 正式法律术语 | 通常为“赠与”的同义词 |
| 使用场合 | 日常及法律文件 | 正式或书面场合 |
| 法律效力 | 明确,有法律依据 | 无独立法律定义 |
| 实务操作 | 需签订合同、办理过户 | 同“赠与” |
综上所述,“房屋赠与”和“赠予”在实际操作中并无本质区别,但在法律术语和正式文件中应使用“赠与”。为了保障双方权益,建议在进行房屋赠与时,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赠与行为合法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