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觉得母亲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人。她每天早起做饭、打扫卫生,晚上还要缝补衣服,生活得像个陀螺一样不停转。那时候的我不懂她的辛苦,只觉得她总是唠叨,总是管着我,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和她吵架。
直到那年冬天,我高烧不退,整个人昏昏沉沉。母亲背我去医院,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她的力量。她的背很瘦,但扛着我却像一座山。路上风很大,她把外套脱下来裹住我,自己却冻得发抖。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原来母亲并不是那么“普通”,她是我生命中最坚强的依靠。
后来,我上了大学,离开了家。刚开始的日子,我过得自由自在,不再被母亲的唠叨包围。可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她做的饭菜、她缝的衣裳,还有她在我生病时的担忧。有一次,我打电话回家,她声音里带着疲惫,却还是笑着说:“你吃得好吗?别太累。”那一刻,我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了下来。
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渐渐开始理解母亲的苦心。她不是不爱我,而是用她的方式爱着我。她不懂什么大道理,却用一生的时间教会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
去年春节,我回家过年,发现母亲的头发已经白了很多,走路也不如从前利索了。她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手里还拿着我小时候穿过的旧衣服,一边翻看一边轻声说着:“你还记得这个吗?”我走过去,轻轻抱住她,那一刻,我终于懂得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我和母亲的真实经历,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有的只是平凡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正是这些点滴,让我明白,最珍贵的感情,往往藏在最普通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