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话,常被误认为是某首古诗的标题或诗句,实际上它并非一首完整的诗,而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原句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我生性偏爱精美的诗句,如果不能写出令人惊叹的句子,宁愿死去也不甘心。
那么,“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否属于七言律诗呢?从诗歌形式来看,这句话本身并不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而是一句具有代表性的诗句。但如果我们从整体来看,杜甫的这首诗确实属于七言律诗的范畴。
七言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讲究平仄对仗、结构严谨,通常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工整,押韵也较为严格。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正是这样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
因此,“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不是一首完整的诗,但它出自一首七言律诗,因此可以认为这句话与七言律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欣赏和诗词研究中,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对诗歌创作的高度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总结来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并非一首诗的标题,而是出自杜甫七言律诗中的一句名言,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境界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