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富有内涵的汉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古文、诗词或某些特定语境中仍具有独特的表达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矜”这个字,并通过它来组词,看看它的含义和用法。
“矜”字的基本读音是“jīn”,其本义是指一种自尊、自重的情感,也可以表示怜悯、同情的意思。在古代,“矜”常用于表达对他人处境的同情,如“矜怜”、“矜恤”等词语。同时,“矜”也用来形容人自视甚高、骄傲自满的状态,如“矜持”、“矜夸”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矜”字可以组成的常见词语:
1. 矜持:指人在言行上保持庄重、克制,不轻率、不放纵。例如:“她一向矜持,从不随便表露情绪。”
2. 矜夸:意为自夸、炫耀。例如:“他总是喜欢矜夸自己的成就,让人感到反感。”
3. 矜恤:指怜悯、体恤。多用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例如:“朝廷对百姓的疾苦深感矜恤。”
4. 矜重:形容人谨慎、稳重。例如:“他为人矜重,做事从不马虎。”
5. 矜骄:指骄傲自满,带有贬义。例如:“他因一点小成就就变得矜骄起来。”
6. 矜悯:与“矜恤”类似,表示怜悯、同情。例如:“他对落难者心生矜悯,伸出援手。”
7. 矜才:指以才华自傲。例如:“他虽有才华,但常常矜才使气,不易相处。”
8. 矜节:指保持节操、气节。例如:“他一生清白,始终矜节自守。”
9. 矜己:指自我夸耀、自我欣赏。例如:“他总是矜己而轻人,难以交心。”
10. 矜言:指说话谨慎、含蓄。例如:“他向来矜言慎行,从不轻易表态。”
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矜”字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丰富的含义,既可以表达一种高尚的品德,如“矜持”、“矜恤”,也可以表示一种负面的情绪,如“矜夸”、“矜骄”。因此,在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准确把握其含义。
总的来说,“矜”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汉字。在写作或学习中,适当运用“矜”字及其相关词语,不仅能提升语言的表现力,也能让文字更具韵味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