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诗词的浩瀚海洋中,有一句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味广为流传:“唯有暗香来”。这短短七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邃的情感与哲理。那么,这一句究竟出自哪首诗呢?
其实,“唯有暗香来”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诗人林逋(bū)的名作《山园小梅》。林逋被誉为“梅妻鹤子”的隐士诗人,他一生未仕,以种梅养鹤为乐,其诗风清新脱俗,尤其擅长咏物抒怀。《山园小梅》便是他咏梅的经典之作。
全诗如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樽。
在这首诗中,“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尤为脍炙人口。这里的“暗香”,不仅指梅花的幽香,更象征着一种高洁、淡雅的精神境界。而“唯有暗香来”则是对这一意境的高度概括,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月色之下,感受到梅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因为它优美的文字,更因为它传递出的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林逋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怀,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
因此,当我们读到“唯有暗香来”时,不妨停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个月光洒满庭院的夜晚,感受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宁静与美好。这或许就是经典诗词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