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不动产权证就是房产证吗】在房地产交易和管理过程中,很多人会混淆“房屋不动产权证”和“房产证”的概念。其实,这两者虽然都与房屋所有权有关,但它们的性质、法律依据以及使用范围都有所不同。以下是对两者进行详细对比的总结。
一、
“房屋不动产权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设立的一种新型权属证明文件,自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房产证”。它不仅涵盖了原有的房产证功能,还整合了土地使用权等信息,实现了“一证统管”。
而“房产证”则是旧版的房屋所有权证明,主要在2016年之前使用,其法律效力依然有效,但在新政策下逐渐被“不动产权证”替代。
因此,从法律效力上讲,“房屋不动产权证”是更全面、更规范的权属证明,而“房产证”则属于历史遗留的证件,二者并不完全等同。
二、对比表格
| 项目 | 房屋不动产权证 | 房产证 |
| 法律依据 | 《民法典》、《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 发证机关 | 不动产登记机构 | 房地产管理部门 |
| 内容涵盖 | 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 | 房屋所有权 |
| 使用时间 | 自2016年起全面推行 | 2016年前使用为主 |
| 是否有效 | 有效,且为现行标准 | 有效,但逐步被替代 |
| 是否可办理过户 | 可以 | 可以 |
| 是否有统一编号 | 是,全国统一编码 | 各地自行编号 |
| 是否可作为贷款抵押 | 可以 | 可以 |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房屋不动产权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房产证”,而是对原有房产证的升级和整合。虽然两者都用于证明房屋所有权,但“不动产权证”更加全面、规范,是当前房地产管理中的主流证件。对于购房者或业主而言,应关注自己持有的是否为“不动产权证”,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