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有产权房政策是什么】北京共有产权房政策是北京市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推出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该政策旨在通过政府与个人共同持有房屋产权的方式,降低购房门槛,让更多人能够以较低成本拥有自己的住房。
一、政策概述
共有产权房是指由政府和购房者共同出资购买的住房,购房者享有房屋的有限产权,政府则保留部分产权。购房者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按比例购买政府所持产权,实现完全产权。
二、申请条件
| 项目 | 内容 | 
| 户籍要求 | 申请人须具有北京市户籍,且家庭成员均具有本市户籍 | 
| 收入限制 | 家庭年收入不超过北京市规定的上限(一般为60万元以下) | 
| 家庭资产 | 家庭总资产不超过北京市规定的上限 | 
| 购房资格 | 无房或符合限购政策规定,且未享受过保障性住房政策 | 
三、购房流程
1. 资格审核:申请人向所在街道或社区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核符合条件后进入候选名单。
2. 选房阶段:根据房源情况,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进行选房。
3. 签订合同: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并与政府签订《共有产权住房预售合同》。
4. 办理产权登记:完成产权登记手续,明确双方产权比例。
四、产权比例与价格
| 项目 | 内容 | 
| 产权比例 | 政府与购房者按比例持有产权,通常为50%:50% | 
| 房屋定价 | 房屋价格由政府核定,低于市场价 | 
| 购买方式 | 购房者可分期支付或一次性支付政府所持产权部分 | 
五、使用与转让限制
| 项目 | 内容 | 
| 使用限制 | 购房者不得擅自出租或转让房屋,需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 
| 转让限制 | 在一定年限内(如5年内),不得将房屋转让给非共有产权人 | 
| 退出机制 | 若购房者不符合继续居住条件,政府有权回购房屋 | 
六、政策意义
北京共有产权房政策有效缓解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压力,提高了住房保障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结:北京共有产权房政策是一种政府与居民共同承担住房成本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旨在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住房,同时兼顾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