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笔记小说集,由南朝宋时期的刘义庆组织编写。书中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时期士人的言行趣事,语言简练生动,富有哲理。以下是其中两则故事及其翻译:
第一则:管宁割席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挖菜。他们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挥动锄头对待金子就像对待瓦块石头一样平常,而华歆却捡起来然后扔掉了它。又有一次,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时,门外经过一辆华丽的马车。管宁继续专注读书,而华歆放下书本出去观看。管宁于是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第二则:王戎识李
原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其他小孩一起玩耍。他们看到路边的一棵李树结满了果实,树枝都被压弯了,其他孩子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回答说:“这棵树长在路边却有这么多果子,那一定是苦涩的李子。”后来人们摘下果子品尝,果然如此。
这两则故事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管宁的故事强调了对物质诱惑应保持淡泊的态度;而王戎的故事则说明了观察事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这些故事至今仍然具有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