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什么是科举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什么是科举,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2:52:11

什么是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盛行于宋、明、清,直至1905年被废除。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对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科举的基本概念

科举是一种以考试为主要手段,选拔人才进入政府任职的制度。考生通过层层考试,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官职,成为国家的正式官员。这种制度打破了世袭和门第的限制,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

二、科举的发展历程

时期 起源与特点
隋朝(581-618) 科举制度开始萌芽,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初步形成。
唐朝(618-907) 科举制度逐步完善,设进士、明经等科目,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宋朝(960-1279) 科举进一步发展,实行三级考试制度(乡试、省试、殿试),并增加录取人数。
明朝(1368-1644) 科举制度趋于僵化,八股文成为主要考试形式,强调对儒家经典的死记硬背。
清朝(1644-1912) 科举制度达到顶峰,但逐渐失去其选拔人才的实际作用,最终在1905年被废除。

三、科举的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主要包括: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 策论:考查考生对时政问题的看法和应对能力。

- 八股文:明清时期的主要文体,讲究格式、对仗和用典。

四、科举的影响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打破门第限制,促进社会流动 考试内容僵化,抑制创新思维
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推动文化发展 重文轻武,导致军事力量薄弱
形成统一的文化标准,增强国家凝聚力 科举制度后期腐败严重,流于形式

五、总结

科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不仅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和教育体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对中国乃至东亚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