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金跟定金哪个是收了可以不退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签订合同或支付款项时,常常会遇到“订金”和“定金”这两个词,但对它们的区别并不清楚。尤其是在付款后,如果交易未达成,是否能拿回钱,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那么,“订金”和“定金”到底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是收了之后不能退的?
下面我们将从法律定义、使用场景以及退款规则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对比,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两者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
1. 定金:
定金是合同的一种担保形式,通常用于确保合同的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定金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无权要求返还;若收取定金的一方违约,则需双倍返还。
2. 订金:
订金则更多是一种预付款性质,不具备担保功能。它通常用于表示购买意向,一旦交易未能达成,订金一般是可以退还的,除非双方另有特别约定。
二、主要区别总结
| 项目 | 定金 | 订金 |
| 法律性质 | 具有担保性质 | 属于预付款性质 |
| 是否可退 | 一般不可退(违约则不退) | 一般可退(除非另有约定) |
| 违约后果 | 支付方违约则无权要回 | 一般可退回 |
| 双倍返还 | 收款方违约可双倍返还 | 不适用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房屋买卖、租赁等大额交易 | 多用于商品预订、服务预约等 |
| 法律依据 |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 | 无明确法律条款,多为约定俗成 |
三、常见问题解答
Q:定金和订金哪个更安全?
A:从法律角度来说,定金更具约束力,但风险也更大。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能履约,建议选择订金,避免因违约而损失资金。
Q:如何区分合同中的“订金”和“定金”?
A: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看是否有“定金”字样及对应的违约责任条款。如没有明确说明,建议与对方确认其法律效力。
Q:如果合同中写的是“订金”,但对方说这是“定金”,怎么办?
A:此时应谨慎对待,最好要求对方出具书面说明,明确其法律性质,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四、结语
“订金”和“定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尤其在涉及大额交易时,一定要分清两者的区别,避免因误解而造成经济损失。如果合同中出现模糊表述,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保障自身权益。
总结一句话:
定金收了通常不能退,而订金一般可以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