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最早用于形容哪种花】“国色天香”是一个常用来形容花卉美丽、香气袭人的成语,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最初是用来形容哪种花的。实际上,“国色天香”最早并不是用来形容牡丹,而是与一种古老的花卉有关。下面将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清晰展示这一知识点。
一、
“国色天香”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咏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首诗中,“国色”和“天香”原本是赞美牡丹的诗句,后被广泛引申为形容花卉的美丽与芬芳。因此,虽然“国色天香”后来多用于形容牡丹,但其最初的出处却是指牡丹。
不过,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在更早的文献中,“国色天香”可能曾用来形容其他花卉,如芍药或海棠。但根据目前可考的历史资料,“国色天香”最早且最明确的出处还是与牡丹相关。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国色天香 |
| 最初出处 | 唐代李正封《咏牡丹》 |
| 原文诗句 |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
| 最初形容对象 | 牡丹 |
| 后期引申含义 | 形容花卉的美丽与芳香 |
| 其他可能对象 | 芍药、海棠(有争议) |
| 是否专指牡丹 | 是,目前最普遍的理解 |
三、结语
“国色天香”虽常被误认为是专指牡丹,但其最初的出处确实与牡丹有关。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这一成语逐渐成为对花卉美感的高度概括。了解其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花卉的审美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