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权证上的出让和划拨有什么区别】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时,常常会看到“出让”和“划拨”这两个词。它们是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的不同类型,直接影响到房屋的产权性质、使用年限以及后续转让、抵押等权利。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出让”与“划拨”进行总结对比。
一、基本概念
- 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单位或个人,通常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进行。出让土地的使用权有一定的期限,到期后可续期。
- 划拨: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分配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公共设施、政府机关等非盈利性用途。划拨土地一般没有明确的使用期限,但不能随意转让、出租或抵押。
二、主要区别对比
| 对比项目 | 出让 | 划拨 |
| 取得方式 | 有偿(需支付土地出让金) | 无偿(无需支付费用) |
| 使用期限 | 有明确期限(如住宅70年) | 无明确期限 |
| 是否可以转让 | 可以,但需补缴出让金 | 一般不可转让 |
| 是否可以抵押 | 可以 | 一般不可抵押 |
| 是否可以出租 | 可以 | 一般不可出租 |
| 适用对象 | 企业、个人、商业用途 | 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益用途 |
| 土地性质 | 国有建设用地 | 国有建设用地(部分为非经营性) |
三、实际影响
1. 房产交易:出让土地上的房产在市场上更容易流通,而划拨土地上的房产往往受限较多,交易难度较大。
2. 贷款抵押:出让土地的房产更易获得银行贷款,划拨土地则难以作为抵押物。
3. 税费问题:划拨土地在转为出让时,可能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增加了持有成本。
4. 政策变化:近年来,部分地区对划拨土地进行了清理和规范,鼓励其转化为出让形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总结
“出让”与“划拨”是不动产权证中常见的两种土地使用权类型,虽然都属于国有土地,但在取得方式、使用权限、交易自由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在购房、投资、产权登记等环节做出更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