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寒於水解释】“冰寒於水”是一个源自《荀子·劝学》的成语,原句为:“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温度却比水更低。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后人可以胜过前人,强调了进步和超越的可能性。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冰寒於水 |
出处 | 《荀子·劝学》 |
原文 |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
字面意思 | 冰由水制成,但比水更冷 |
引申意义 | 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后人可以胜过前人 |
使用场景 | 表达对后辈或后来者的赞赏与肯定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带有褒义色彩 |
二、成语内涵解析
“冰寒於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即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转化和提升,最终达到更高的层次。这种思想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育中,老师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最终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老师;在科技发展中,每一项新技术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在文化传承中,后世的作品往往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展现出新的风格与高度。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可用于鼓励年轻人、赞扬后起之秀、表达对进步的认可。
- 避免误用:不宜用于贬低或否定前人的成就,应强调“超越”而非“否定”。
- 搭配词语:如“青出于蓝,冰寒於水”、“后起之秀,冰寒於水”。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冰寒於水”的关系 |
青出於藍 | 学生超过老师 | 与“冰寒於水”同源,均体现超越之意 |
后起之秀 | 后来的优秀人才 | 与“冰寒於水”有相似的褒义内涵 |
超越自我 | 不断进步 | 与“冰寒於水”一样强调成长与进步 |
五、结语
“冰寒於水”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类进步精神的赞美。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而不是固步自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勇于突破自我,才能真正实现“冰寒於水”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