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积金缴纳基数】在北京,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基数是职工每月工资的一部分,用于计算个人和单位应缴存的公积金金额。了解北京公积金缴纳基数的相关规定,有助于职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住房储蓄。
一、北京公积金缴纳基数的基本概念
公积金缴纳基数是指用于计算职工和单位每月应缴纳公积金金额的工资数额。该基数通常以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并结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进行调整。根据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规定,公积金缴纳基数每年会进行一次调整。
二、北京公积金缴纳基数的确定方式
1. 基数上限与下限
北京市对公积金缴纳基数设定了上下限,确保公平性和合理性。2024年,北京公积金缴纳基数的上限为32,685元,下限为2,420元。这意味着,职工的工资如果高于32,685元,按32,685元计算;如果低于2,420元,则按2,420元计算。
2. 计算公式
公积金缴纳金额 = 缴纳基数 × 缴存比例
- 个人部分: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通常为5%-12%)
- 单位部分:按相同比例由单位缴纳
3. 适用对象
所有在北京市依法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及其职工,均需按照上述标准进行缴纳。
三、北京公积金缴纳基数的调整时间
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一般会在每年7月对公积金缴纳基数进行调整。因此,职工需要关注每年的政策变化,及时核实自己的缴纳基数是否符合最新标准。
| 项目 | 内容 | 
| 公积金缴纳基数上限(2024年) | 32,685元 | 
| 公积金缴纳基数下限(2024年) | 2,420元 | 
| 个人缴存比例 | 5%-12% | 
| 单位缴存比例 | 5%-12% | 
| 调整时间 | 每年7月 | 
| 适用范围 | 在京单位及职工 | 
通过了解北京公积金缴纳基数的相关规定,职工可以更准确地计算自己每月的公积金缴纳金额,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住房保障机制。同时,单位也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职工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