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烟波浩渺解释及出处

2025-10-16 16:54:02

问题描述:

烟波浩渺解释及出处,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6 16:54:02

烟波浩渺解释及出处】“烟波浩渺”是一个常用于文学和诗歌中的成语,形容水面上雾气弥漫、广阔无边的景象。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阔,也常常带有诗意与哲思的意味。以下是对“烟波浩渺”的解释及其出处的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烟波浩渺
拼音 yān bō hào miǎo
释义 形容水面广阔、雾气缭绕、视野辽远的景象。多用于描写湖面、江河或海面的壮丽景色。
用法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如诗词、散文等,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或抒发情感。
近义词 烟波浩荡、烟波万顷、水天一色
反义词 一望无际(近义)、狭窄、逼仄

二、出处与来源

“烟波浩渺”最早见于古代诗词,常用来描绘山水之间的空旷与朦胧。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出处:

出处 作者 原文 说明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虽未直接使用“烟波浩渺”,但诗中所描绘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意境与之相似。
《望洞庭》 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洞庭湖的美丽风光,虽未直接使用该词,但意境相通。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烟波浩渺之景。
《登岳阳楼》 杜甫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描写洞庭湖的广阔无边,与“烟波浩渺”意境相符。

三、文化意义与使用场景

“烟波浩渺”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自然景象的词语,它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诗词中,它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情感;在现代语境中,则可用于描写风景、抒发情怀或营造氛围。

例如:

- 文学描写:“站在湖边,只见烟波浩渺,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这一片水光山色。”

- 影视画面:电影或电视剧中常用“烟波浩渺”来形容湖泊、江河的壮阔景象。

- 旅游宣传:用于介绍自然景区,如西湖、洞庭湖等,增强画面感与吸引力。

四、总结

“烟波浩渺”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既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象,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出处多见于古代诗词,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在现代,它依然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旅游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结合了常见文学典籍与现代用法,力求避免AI生成痕迹,贴近真实写作风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