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怎么念】“箜篌”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词语,常出现在古诗词或传统文化语境中。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可能会不知道它的正确读音和含义。下面我们将从读音、字形、含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箜篌”是一种古老的弹弦乐器,最早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后传入中国,盛行于汉唐时期。其音色清脆悠扬,常用于宫廷音乐或文人雅集之中。由于该词较为生僻,许多人对其读音不熟悉,因此“箜篌怎么念”成为常见的问题。
“箜篌”的拼音是 kōng hóu,其中“箜”读作 kōng(第一声),“篌”读作 hóu(第二声)。需要注意的是,“箜”字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而“篌”也并不常见,因此容易读错。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注音符号 | 字义说明 | 常见用法 |
箜篌 | kōng hóu | ㄎㄨㄥ ㄏㄡ | 古代弹弦乐器,形状如竖琴 | 文学、音乐、历史 |
箜 | kōng | ㄎㄨㄥ | 古代乐器名的一部分 | 多与“篌”连用 |
箜 | kòng | ㄎㄨㄥˋ | 通“空”,表示空虚、空间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
箜 | kǒng | ㄎㄨㄥˇ | 同“孔”,指孔洞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
> 注意:在“箜篌”一词中,“箜”只读 kōng,不读其他发音。
三、拓展知识
1. 箜篌的历史
箜篌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唐代时发展到高峰,成为宫廷乐舞的重要乐器之一。诗人白居易、李贺等都曾在诗中提到箜篌。
2. 箜篌的结构
箜篌多为竖式,有弦数十根,演奏时用手拨动琴弦发声,音色优美,富有表现力。
3. 现代应用
虽然现代生活中已不常见,但箜篌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仍在一些音乐学院和文化活动中被研究和演奏。
四、小结
“箜篌怎么念”这个问题的答案是:kōng hóu。了解这个词语的读音和背景,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欣赏传统音乐时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如果你对箜篌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感受这件古老乐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