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种参有什么参】“十三种参”是一个常见的说法,通常用于概括中国市场上较为常见或具有代表性的十三种人参类药材。虽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献对“十三种参”的具体种类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上涵盖了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羌活、独活、黄芪等常见品种。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十三种参”具体包含哪些药材,以下是对这十三种参的总结与介绍,并附上表格方便查阅。
一、十三种参的总结
1. 人参:补气养元,增强体质,是传统名贵药材。
2. 西洋参:性凉,适合阴虚体质者,有滋阴清热之效。
3.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常用于日常调养。
4. 太子参:性平,补气生津,适合儿童及体弱者。
5. 沙参:养阴清肺,润燥止咳,常用于肺热咳嗽。
6. 南沙参:与沙参类似,但偏于清热化痰。
7. 北沙参:养阴清肺,适用于肺热伤津。
8. 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9.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用于热病伤阴。
10.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多用于皮肤病。
11. 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常用于风湿痹痛。
12. 独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适用于关节疼痛。
13.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广泛用于增强免疫力。
二、十三种参对照表
序号 | 参名 | 性味 | 功效 | 常见用途 |
1 | 人参 | 甘、微苦,微温 | 补气固脱,生津养血 | 气虚体弱、疲劳乏力 |
2 | 西洋参 | 甘、微苦,凉 | 滋阴生津,清热降火 | 阴虚内热、口干舌燥 |
3 | 党参 | 甘,平 | 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
4 | 太子参 | 甘,微酸,平 | 补气生津,清肺润燥 | 儿童体弱、肺燥咳嗽 |
5 | 沙参 | 甘,微寒 |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肺热咳嗽、咽干口渴 |
6 | 南沙参 | 甘,微寒 | 清热化痰,养阴生津 | 热咳痰多、咽喉肿痛 |
7 | 北沙参 | 甘,微寒 |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肺热伤津、干咳少痰 |
8 | 丹参 | 苦,微寒 |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 心脉瘀阻、月经不调 |
9 | 玄参 | 甘、苦,寒 |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 | 热病伤阴、咽喉肿痛 |
10 | 苦参 | 苦,寒 |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 湿热下注、皮肤瘙痒 |
11 | 羌活 | 辛、苦,温 |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 风寒湿痹、头痛身痛 |
12 | 独活 | 辛、苦,微温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 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
13 | 黄芪 | 甘,微温 |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 | 气虚自汗、水肿乏力 |
三、小结
“十三种参”并非固定不变的名单,而是根据地域、习惯和药典有所不同。但从中医常用的角度来看,上述十三种参在临床应用中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尤其在调理身体、治疗慢性病等方面表现突出。选择时应结合自身体质和医生建议,避免盲目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种参的具体用法或搭配禁忌,可参考中医药典或咨询专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