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武松的绰号是什么】《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时期108位好汉聚义梁山泊、反抗朝廷的故事。其中,武松是书中极具人气的角色之一,他以勇猛、正直、重情重义而闻名。在众多英雄人物中,武松的绰号也颇具特色,成为他形象的重要标志。
一、武松的绰号总结
武松的绰号是“行者”。这个称号不仅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也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在《水浒传》中,“行者”通常指那些四处游走、行侠仗义的僧人或江湖人士,而武松虽然并非真正出家,但他常常独自一人行走江湖,惩恶扬善,因此被人们称为“行者”。
二、武松绰号的由来
武松原本是阳谷县的一名都头,因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发配孟州。在孟州,他结识了施恩,并帮助其夺回快活林。后来,他被张都监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由于他经常独自一人在江湖上游荡,行踪不定,所以被人称作“行者”。
此外,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后,名声大振,也被视为一位“行侠仗义”的英雄,进一步巩固了“行者”这一绰号的含义。
三、武松绰号一览表
| 角色名称 | 绰号 | 含义/来源 | 备注 |
| 武松 | 行者 | 指其四处游走、行侠仗义的形象 | 非出家僧人,但常被称作“行者” |
四、总结
在《水浒传》中,武松的绰号“行者”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更象征着他不畏强权、敢作敢当的性格特征。他从一个普通都头成长为梁山好汉,一路走来,始终保持着“行者”的精神——勇敢、独立、正义。因此,“行者”不仅是他的外号,更是他人生轨迹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