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的意思】“异曲同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文心雕龙·通变》:“故张衡《西京赋》曰:‘盖闻皇太后,圣德昭明。’此则辞虽不同,而义归一也。夫作者曰‘异曲’,述者曰‘同工’。”原意是指不同的曲调演变成相同的乐音,后用来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或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殊途同归”的理念,常用于形容在不同条件下、通过不同方式达成一致结果的情况。它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文学表达,也广泛应用于工作、生活和学习中。
异曲同工的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异曲同工 |
| 出处 | 《文心雕龙·通变》 |
| 基本意思 | 不同的方法或形式,达到相同的效果或目的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艺术、文学、策略等领域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
| 近义词 | 殊途同归、异途同归、百川归海 |
| 反义词 | 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各行其是 |
| 适用场景 | 创作、教学、管理、科研等多领域 |
示例说明:
1. 文学创作
两位作家写同一主题,风格迥异,但都能打动读者,这就是“异曲同工”。
2. 教育方法
老师A采用讲解式教学,老师B采用互动式教学,最终学生都掌握了知识,这也属于“异曲同工”。
3. 企业经营
两家公司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但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体现了“异曲同工”的智慧。
总结:
“异曲同工”不仅是对多样性的肯定,更是对成果一致性的认可。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只要目标一致,就能实现理想的结果。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的智慧,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