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呆若木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发呆”。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庄子·达生》中的一个寓言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表现出极度的平静、沉稳,甚至有些“无动于衷”的状态。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人因惊讶、恐惧或震惊而愣住、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呆若木鸡”最初是形容一种高度专注、沉稳的状态,后来演变为形容人因震惊或害怕而愣住的样子。它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中,带有一定的幽默或讽刺意味。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人在遇到意外情况时的反应。
成语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呆若木鸡 |
出处 | 《庄子·达生》 |
字面意思 | 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发呆 |
引申含义 | 因惊讶、恐惧或震惊而愣住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因意外或情绪波动而无法反应的状态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有时带幽默) |
近义词 | 目瞪口呆、惊愕不已、不知所措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反应敏捷 |
用法举例 |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话来。 |
小结:
“呆若木鸡”虽然字面看起来像是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更多是形象地描述人的反应状态。理解其本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避免误解其原本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