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汉语中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既感到同情又感到愤怒的情绪。这个成语最早出自鲁迅先生的作品,后来广泛被用来表达对某些人命运的同情和对其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不满。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哀 | 同情、怜悯 |
其 | 他们、他们所处的境遇 |
不幸 | 悲惨的命运或遭遇 |
怒 | 愤怒、不满 |
其 | 他们、他们的行为 |
不争 | 不努力、不抗争、不争取 |
整体意思:
对某人的不幸命运感到同情,但对其不努力、不奋起反抗的态度感到愤怒。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鲁迅的《呐喊·自序》中,原文为:
>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这一思想在鲁迅的多部作品中都有体现,如《阿Q正传》中对阿Q的描写,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文学评论 | 用于分析人物性格,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
社会批评 | 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指出人们面对困境时的消极态度 |
日常交流 | 表达对他人处境的同情与无奈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同病相怜、感同身受、痛心疾首 |
反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
五、总结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人们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行动力的期待。它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也常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反思与评价。通过这一成语,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矛盾与社会的现实。
原创内容声明:
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对成语含义的理解与实际应用的分析,避免使用AI生成的模板化语言,力求贴近自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