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出处是哪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之一,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一、原文出处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出自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名句: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赤壁江上泛舟时,感受到天地辽阔、心境空灵的超然境界。
二、作者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朝代 | 北宋 |
职业 | 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 |
代表作 | 《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
三、作品背景
《赤壁赋》是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年)被贬黄州期间所作。此时他因“乌台诗案”遭受打击,生活困顿,但依然保持豁达胸怀。文章通过描写赤壁夜游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四、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浩浩乎 | 形容广阔无边的样子 |
冯虚 | 指乘着天空,即“驾云”之意 |
御风 | 驾驭风,象征自由飞翔 |
凌万顷之茫然 | 越过广阔的江面,感到渺茫无边 |
五、意义与影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仅是一句优美的描写,更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句话常被引用,用以形容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心境。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苏轼《赤壁赋》 |
作者 | 苏轼(北宋) |
语义 | 描写在江上泛舟时的广阔与自由感 |
精神内涵 | 表现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
文学价值 | 中国古典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
如需进一步了解《赤壁赋》全文或相关赏析,可参考《苏轼文集》或相关文学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