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十寒】一、引言
成语“一(狐)十寒”是一个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缺乏恒心,常常半途而废。虽然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较少,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对这一成语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含义、来源及用法。
二、成语解析
1. 成语释义
“一(狐)十寒”原意是说一只狐狸在冬天只晒一次太阳,其余时间都躲在洞中取暖,比喻人做事没有恒心,只有短暂的努力,无法坚持到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并非传统常用成语,而是根据“一暴十寒”演变而来的一种变体说法。因此,在正式场合中应以“一暴十寒”为准。
2. 来源与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一天晒太阳,十天受冻,也没有能活下来的。后来人们将其简化为“一暴十寒”,用来形容做事不专心、不持久。
3. 现代用法
如今,“一暴十寒”常用于批评那些学习或工作态度不认真、缺乏毅力的人。例如:
- 他每天学习一会儿就放弃,真是“一暴十寒”。
- 这个项目因为团队成员缺乏坚持,最终失败了,可谓“一暴十寒”。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狐)十寒(变体说法) / 一暴十寒(标准说法)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原意 | 比喻做事不专心、缺乏恒心,只有短暂努力 |
引申义 | 批评缺乏毅力、不能坚持到底的行为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教育、职场等场景,提醒人们要有持续的努力和专注 |
注意事项 | “一(狐)十寒”为非标准说法,建议使用“一暴十寒”作为正式表达 |
四、结语
“一暴十寒”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提醒。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希望每个人都能避免“一暴十寒”的状态,走向更加坚定和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