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息公式是什么怎么算的】等额本息是一种常见的贷款还款方式,指在贷款期限内,每月偿还相同金额的本金和利息。这种还款方式的特点是前期还款压力较大,但后期逐渐减轻,适合收入稳定的借款人。
一、等额本息的基本概念
等额本息是指在贷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每月偿还固定的金额(包括本金和利息),直到贷款全部还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还款计划清晰、便于预算管理,但缺点是由于前期利息占比高,总支付利息较多。
二、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的计算公式如下:
$$
M = P \times \frac{r(1 + r)^n}{(1 + r)^n - 1}
$$
其中:
- $ M $:每月应还金额
- $ P $:贷款本金
- $ r $:月利率(年利率 ÷ 12)
- $ n $:还款总期数(贷款年限 × 12)
三、等额本息的计算步骤
1. 确定贷款金额:即贷款本金 $ P $。
2. 计算月利率:将年利率除以12,得到月利率 $ r $。
3. 确定还款期数:根据贷款年限计算总还款月数 $ n $。
4. 代入公式计算每月还款额: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每月应还金额 $ M $。
四、等额本息示例计算
假设贷款金额为10万元,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3年(36个月),则:
- 贷款本金 $ P = 100,000 $
- 年利率 $ = 5\% $,月利率 $ r = 5\% ÷ 12 ≈ 0.004167 $
- 还款期数 $ n = 36 $
代入公式计算:
$$
M = 100,000 \times \frac{0.004167(1 + 0.004167)^{36}}{(1 + 0.004167)^{36} - 1} ≈ 299.71
$$
所以,每月需还款约299.71元。
五、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的区别
| 项目 | 等额本息 | 等额本金 |
| 每月还款额 | 相同 | 逐月递减 |
| 利息支付 | 前期多,后期少 | 每月固定 |
| 总利息支出 | 较高 | 较低 |
| 适合人群 | 收入稳定者 | 收入较高且希望减少利息支出者 |
六、总结
等额本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贷款还款方式,其特点是每月还款金额固定,便于财务规划。虽然总利息支出高于等额本金,但因其还款压力相对平稳,更适合大多数普通借款人。通过合理计算,可以准确掌握每月应还金额,避免因还款问题影响生活。
表格:等额本息计算示例
| 项目 | 数值 |
| 贷款本金 | 100,000 元 |
| 年利率 | 5% |
| 还款期限 | 3 年(36 个月) |
| 月利率 | 0.4167% |
| 每月还款额 | 299.71 元 |
| 总还款金额 | 10,789.56 元 |
| 总利息支出 | 789.56 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