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古朗月行】《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原题为《古朗月行》,属于汉代乐府旧题。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对月亮的天真想象,同时隐含着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中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
《古朗月行》共十六句,分为两部分:
- 前八句:描写儿童对月亮的想象,认为月亮是“白玉盘”、“瑶台镜”,并带有神话色彩,如“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表现出孩童对月亮的神秘感。
- 后八句:转为对现实的感慨,表达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叹,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及“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最后以“却下水晶帘,怜看月华光”收尾,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儿童的视角与成人的感悟相结合,既富有童趣,又蕴含哲理,体现了李白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深刻理解。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古朗月行 |
作者 | 李白(唐代) |
类型 | 乐府诗 |
体裁 | 五言古诗 |
创作背景 | 借古题抒怀,借月寄托情感 |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慨、对宇宙的思索 |
艺术特色 | 语言质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富有想象力 |
代表诗句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思想内涵 | 表达对童年纯真的怀念,也体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风格特点 | 浪漫主义、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
三、结语
《古朗月行》虽为古诗,但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至今仍能引起读者共鸣。它不仅是李白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感染力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人生、时间与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