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全诗介绍】《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气势磅礴,语言凝练,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不仅是对长征历史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
一、诗歌
《七律·长征》共八句,每句七个字,严格遵循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结构严谨,节奏感强。全诗通过描绘红军翻越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等自然障碍,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二、诗歌原文及解析
句子 | 原文 | 解析 |
1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表达红军不惧艰难险阻,坚定革命信念 |
2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强调长征路途虽远,但在红军眼中只是寻常之事 |
3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用“五岭”比喻长征中的艰难险阻,但红军视之如细浪般轻松 |
4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乌蒙山”象征险峻,红军却如踩泥丸般轻松跨越 |
5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描写红军巧渡金沙江时的胜利喜悦 |
6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写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与悲壮 |
7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展现红军克服最后难关的喜悦心情 |
8 | 三军过后尽开颜 | 最终胜利后的欢欣鼓舞 |
三、诗歌主题与意义
《七律·长征》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更是一首歌颂革命精神的诗。它体现了红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勇敢、团结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这首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诵,成为激励后人的重要精神财富。
四、总结
《七律·长征》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革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传递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在教育、文化还是思想层面,这首诗都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