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游别】《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通过描绘诗人梦中游览天姥山的奇幻景象,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世俗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离别的感伤。这首诗语言瑰丽,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梦境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通过对天姥山奇景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神仙世界的憧憬。同时,诗人在结尾处流露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使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二、内容结构表
| 部分 | 内容概述 | 表达情感 |
| 开篇 |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表达对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的迷茫 |
| 梦境起始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展现诗人对自由的渴望 |
| 天姥山景色 |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描绘梦幻般的自然景观,充满神秘感 |
| 神仙世界 |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 表达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敬仰 |
| 现实对比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反映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 结尾告别 |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
三、艺术特色
- 想象丰富:诗中大量运用神话与幻想元素,构建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
- 语言优美:诗句华丽而不失流畅,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性。
- 情感真挚: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 结构紧凑:从梦起,到梦终,层层递进,结构清晰。
四、历史评价
《梦游天姥吟留别》被后人誉为“李白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其浪漫主义风格影响了无数文人墨客。清代学者沈德潜曾评此诗:“太白之作,多有奇想,此篇尤为奇绝。”
五、结语
《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首寄托诗人理想与情怀的诗篇。它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精神的执着追求,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与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