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柱之信的词语意思是什么】“抱柱之信”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坚守承诺、诚实守信、甚至不惜以生命维护诺言的精神。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对诚信的重视,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人格操守的高度追求。
一、词语含义总结
“抱柱之信”字面意思是“抱着柱子等待信约”,其典故出自《庄子·盗跖》篇。故事讲述的是尾生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洪水来临,尾生不愿失约,坚持留在桥下,最终被水淹死。后人用“抱柱之信”来比喻人过于执着于承诺,甚至到了不顾生命、不讲变通的地步。
这一成语在现代使用中,既有褒义也有贬义:
- 褒义:强调诚信、重诺、有责任感;
- 贬义:批评固执、不知变通、缺乏灵活性。
二、词语解析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抱柱之信 |
出处 | 《庄子·盗跖》 |
字面意思 | 抱着柱子等待信约 |
典故来源 | 尾生与女子约定,因女子未到而被水淹死 |
含义 | 比喻坚守承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可指过于固执、不知变通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人重信守诺,或批评人过于拘泥 |
褒贬色彩 | 可褒可贬(根据语境)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学、教育、道德宣传等场合 |
三、延伸思考
“抱柱之信”虽然体现了古人对诚信的极端追求,但在现代社会中,过度的“抱柱”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诚信固然重要,但灵活应对、理性判断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在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时,应结合具体情境,避免片面理解。
总之,“抱柱之信”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提醒我们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要学会变通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