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花明驿墙下一句】“枳花明驿墙”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原句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但“枳花明驿墙”并非出自这首诗,而是另一首古诗中的句子。
“枳花明驿墙”出自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全诗为:“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其中,“枳花明驿墙”描绘的是清晨旅途中,驿道旁的枳树花开得洁白耀眼,映照在驿墙之上,呈现出一片明亮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旅途的清冷与孤寂,也透露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背景、含义和相关诗句,以下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表格:枳花明驿墙相关解析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原句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作者 | 温庭筠(晚唐) |
诗名 | 《商山早行》 |
诗句背景 | 描写旅途清晨的景色,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
“枳花” | 一种植物,其花白色,常开于春日 |
“明驿墙” | 形容枳花盛开,照亮了驿站的围墙 |
全诗主题 | 表达旅途艰辛与思乡之情 |
同类诗句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诗歌风格 | 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
艺术特色 | 精炼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感 |
结语:
“枳花明驿墙”虽短,却蕴含丰富的意境与情感。它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的感慨。通过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