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全诗如下: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江边的壮阔景象,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国家、时代的深切感慨。尤其是“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既写出了自然界的雄浑气势,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一、诗句解析
“不尽长江滚滚来”字面意思是“那滔滔不绝的长江水滚滚而来”,但其背后蕴含的哲理却远不止于此。长江作为中国最长的河流,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对象。它奔流不息,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时间的永恒,也暗示着历史的不断推进。
在杜甫笔下,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人生的感悟。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诗人感到自己如一叶孤舟,漂泊无依,命运多舛。这种情感与“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心境相呼应,展现出一个历经沧桑的诗人内心的苍凉与孤独。
二、艺术特色
1. 意象宏大:诗中“风急天高”、“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意象极具视觉冲击力,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肃杀的秋日氛围。
2. 情感深沉: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叹,体现出杜甫“诗史”风格的特点。
3. 语言凝练:杜甫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句都饱含深意,耐人寻味。
三、文化意义
“不尽长江滚滚来”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诗句之一,常被用来表达对时间、生命、历史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诗的精华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这句诗中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诗意与哲思。它提醒我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个体虽渺小,但精神可以永恒;在无尽的时光里,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珍惜。
结语:
“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让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正如那奔流不息的江水,我们的生命也在不断前行,带着希望与梦想,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