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如何计算】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常常会关注“得房率”这一概念。得房率是指房屋实际可使用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是衡量房屋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得房率有助于购房者更准确地评估房屋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一、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 = 实际使用面积 ÷ 建筑面积 × 100%
其中:
- 实际使用面积:指购房者可以实际居住或使用的部分,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
- 建筑面积:指整栋楼的总面积,包括墙体、楼梯、电梯井、公共区域等。
二、影响得房率的因素
| 因素 | 说明 |
| 房屋结构 | 楼梯、电梯、公摊面积等会影响得房率 |
| 楼层高低 | 低层和顶层可能有更多公摊,影响得房率 |
| 建筑设计 | 不同户型设计对得房率有直接影响 |
| 公共设施 | 如小区绿化、车库等也会影响整体得房率 |
三、常见得房率范围
| 房型 | 得房率范围 | 说明 |
| 普通住宅 | 75%~85% | 多数住宅属于此范围 |
| 高层住宅 | 65%~75% | 公摊较大,得房率相对较低 |
| 别墅 | 90%以上 | 公摊少,使用空间大 |
| 商业用房 | 50%~60% | 公摊较多,得房率较低 |
四、如何提高得房率?
1. 选择低层或顶层:通常低层和顶层得房率较高。
2. 选择小户型:小户型往往公摊较少,得房率更高。
3. 关注开发商设计:好的设计能有效减少公摊面积。
4. 实地考察:看房时注意测量实际使用面积。
五、总结
得房率是购房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实际使用价值。购房者应结合自身需求,综合考虑得房率、价格、位置等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
| 关键点 | 说明 |
| 得房率计算公式 | 实际使用面积 ÷ 建筑面积 × 100% |
| 常见得房率 | 普通住宅75%~85%,高层住宅65%~75% |
| 影响因素 | 结构、楼层、设计、公摊等 |
| 提高方法 | 选择低层、小户型、关注设计等 |
通过了解得房率的计算方式和影响因素,购房者可以在购房过程中更加理性、科学地进行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