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杜甫翻译和赏析】《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年轻时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还体现了杜甫早期诗歌中豪放不羁的风格。以下是对《望岳》的翻译与赏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岱宗夫如何? | 泰山是什么样的呢? |
齐鲁青未了。 | 齐鲁大地的青色连绵不断。 |
造化钟神秀 | 天地将神奇秀丽都集中于此。 |
阴阳割昏晓 | 山的南北两面,白天黑夜分明。 |
荡胸生曾云 | 胸中涌起层层云雾。 |
决眦入归鸟 | 眼睛睁大,看着归鸟飞入山林。 |
会当凌绝顶 |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
一览众山小 | 俯瞰群山,显得渺小。 |
三、赏析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虽然尚未经历人生的风雨,但已展现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理想的向往。全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远大的志向。
-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句式引出主题,表现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之情。齐鲁大地的青翠山色无边无际,显示出泰山的广阔与巍峨。
- 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两句写出了泰山的神奇与壮美,大自然将所有的精华都凝聚在这座山上,山的高耸使得山南与山北的光线截然不同,表现出山势之险峻。
- 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看到云气缭绕,心胸开阔;又见归鸟飞回山林,眼中充满感慨,体现出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沉思。
-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出诗人立志攀登高峰、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也象征着杜甫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理想的精神。
四、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望岳》 |
作者 | 杜甫 |
创作时期 | 年轻时期(早年) |
主题 | 对自然山川的赞美,抒发个人志向 |
意象 | 泰山、云雾、归鸟、阴阳等 |
表现手法 |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
思想情感 | 崇敬自然、胸怀远大、积极进取 |
诗句亮点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
五、结语
《望岳》虽为杜甫早年的作品,却已展现出其非凡的才情与远大的抱负。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泰山的赞美,杜甫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