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多屠狗辈什么意思】“仗义每多屠狗辈”是一句古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粗俗、身份低微的人,往往比那些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所谓“正人君子”更重情重义。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吴伟业的《临江仙·柳枝词》,原句为:“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意思是:讲义气的人常常是那些从事卑微职业的人(如屠夫),而背信弃义的人却往往是读书人。
“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句话强调的是人性中的一种反差现象——社会地位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往往更讲义气、重情义;而一些看似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反而可能在关键时刻背信弃义。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定偏见,但也反映了现实中某些人的行为模式。
该句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光鲜但内心冷漠的人,同时也对底层百姓的正义感给予肯定。它提醒人们不要以貌取人,要注重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而不是他的外在身份或学历。
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清代吴伟业《临江仙·柳枝词》 |
原文 |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
含义 | 讲义气的人多是身份低微者,背信弃义者多是读书人。 |
用法 | 批评虚伪、讽刺势利,赞扬底层正义感。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不要以身份判断人,应注重品德与行为。 |
争议点 | 可能存在对“读书人”的片面看法,需辩证理解。 |
小结:
“仗义每多屠狗辈”虽是一句古老的诗句,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评判一个人时,不应只看其外表或身份,而应关注其言行举止与内在品质。真正的“仗义”,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是否敢于担当、重情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