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漫不经心成语出处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漫不经心成语出处,跪求万能的知友,帮我看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5 02:14:14

“漫不经心”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态度散漫,不认真对待,缺乏专注和用心。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对事情不上心的人时。

关于“漫不经心”的出处,《辞源》中提到,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一诗中:“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漫不经心地问,不知君到此。”

在这首诗中,“漫不经心”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时那种随意、自然的交流状态。这里的“漫不经心”并非带有贬义,而是表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随着时间的发展,“漫不经心”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并且更多时候用于批评那种对待工作或学习不够认真的态度。例如,在课堂上走神的学生,或者在工作中敷衍了事的员工,都可以用“漫不经心”来形容他们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漫不经心”与“漫无目的”虽然都有“漫”字,但它们的意义并不相同。“漫不经心”侧重于描述人的主观态度,即对事情不够重视;而“漫无目的”则强调行为本身缺乏明确的方向性。

总之,“漫不经心”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经过长期使用已成为现代汉语中的重要词汇之一。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保持专注和认真,避免因一时疏忽而影响最终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